“去年暑假想回北京看我妈,结果买了英航直飞伦敦—上海的票,过境免签只能待10天。我想多留两天陪她,结果上海飞北京的票又得重新买,转机时还因为行李没直挂,拖着箱子跑了半小时 —— 要是能直接免签30天,我早订直飞北京了,哪至于折腾成这样?”在伦敦大学学院读研的小夏翻着去年的购票记录,语气里满是无奈。
最近,“英国航空呼吁中国开放30天免签”的消息,在英国留学生群里炸开了锅。对许多像小夏这样的留学生来说,这事儿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假期安排、家长探亲,甚至钱包厚度。
 现状:240小时过境免签,留学生的“麻烦日常”
目前,中国对英国实施的240小时(10天)过境免签政策,对留学生并不友好。政策要求必须持第三国机票、酒店预订单和有效签证,且只能从北京、上海等18个指定口岸入境。
“假期想回国?要么买张去申根国的假机票凑数,要么绕路转机。”在曼彻斯特大学读博士的老陈说,“去年春节我想带爸妈来英国玩,结果我爸持中国护照,过境免签只能待10天,但我们计划待15天 —— 最后我妈为了配合时间,专门缩短了行程,现在想起来还挺遗憾。”
更头疼的是机票。由于英国不在中国30天免签名单里,中英直飞航班比法航、汉莎等开通免签国家的航司少很多。疫情前,中英每周有100多班直飞,如今只剩国航、东航、英航各执飞少量航班,票价常年高位 —— 经济舱往返常标价8000元以上,是法航直飞的1.5倍。“去年9月开学,我提前3个月抢票,最后花了9200块买英航直飞,旁边去巴黎转机的同学才5000块。”在伦敦国王学院读金融的小周翻出购票记录感叹。
 免签能带来什么?留学生的“小期待”
如果英国真的被纳入30天免签,留学生的生活可能迎来“连锁便利”。
首先是回家的路更顺。免签后,中国公民(包括留学生家属)持普通护照可直接入境英国,停留不超过30天 —— 爸妈想来英国看你,不用再折腾申根签或旅游签,说走就走;你想回国,也不用为了“符合过境条件”绕路,直飞航班可能像法航、汉莎那样密集,“说飞就飞”的假期终于能安排上了。
其次是周边游更自由。英国的圣诞、复活节、暑假动辄一个月,过去因为签证限制,留学生想“顺道”去爱尔兰、苏格兰高地或欧洲大陆玩,常被“10天过境免签”卡脖子。免签30天后,你可以直接从伦敦飞爱丁堡玩3天,再去巴黎看卢浮宫,最后回伦敦 —— 全程不用多次申请签证,行程灵活度直接拉满。
最实际的是机票可能降价。英航CEO近期公开表示:“如果免签落地,我们会考虑加密伦敦—上海、伦敦—广州的直飞航班,甚至重启北京航线。”中国航司(如国航、东航)也可能跟进,用更密集的航线和高性价比机票争夺客源 —— 毕竟,免签会刺激中英人员流动,航司利润空间也会跟着涨。
落地还要等多久?留学生要知道的“小提醒”
当然,免签不是“一键开启”。业内人士透露,政策从呼吁到落地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还需双边谈判和安全评估。另外,具体细节(比如是否包含留学生家属、停留期间能否实习等)还没明确,得等官方细则。
但对留学生来说,这至少是个好信号 —— 当“回家难”“家长探亲难”“周边游难”不再是日常,中英之间的联结,正悄悄变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