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英国将在几天内迎来2023年的第一场雪
b。自中国入境英格兰规则再更新
c。各地多家药房出现咳嗽/感冒药供应短缺
d。欧盟建议要求自中国入境旅客提供核酸阴性证明,各成员国自行决定实施
e。英政府:新罢工法将确保最低水平服务
f。英国人口普查首次公布LGBT+人群统计
g。俄乌危机更新
2022年没看见下雪的宝宝们 新一年机会来啦!
据气象局预测,英国将在未来几天 迎来2023年第一场雪~ 图片来源 somersetlive
气象局预测,2023年将有一个“不平静的开始”。本周,英国部分地区将出现降雪、降雨和强风天气。
德文郡总部的气象学家表示,另一波寒流正在向英国袭来,预计本周末会带来新年第一场雪,为苏格兰高地点缀上一抹白色。
图片来源 PA
英国气象服务机构的高级气象学家Jim Dale发布了有关间歇性降雪的预测。
他说:“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将有间歇性降雪,主要集中在苏格兰,而英格兰南部只会出现短暂的降温天气,部分地区气温或降急剧下降至冰点以下”。
图片来源 MyLondon
气象局在其1月6日至17日的长期预报中说,1月7日(周六)起,预计将有一条雨带从西部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推移,雨量较大,并在东南部持续较长时间。
西部和西北部的天气最湿润,有可能带来持续一周的较长雨季。南部地区相对而言比较干燥,伴随阵雨。普遍气温偏向温和。
图片来源 SWNS
进入1月中旬,预计会出现不稳定天气的趋势,大部分地区会降雨量将减少,出现夜间霜冻和晨雾的可能性增加。
图片来源 SkyNews
英国政府官网就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发布了入境最新细则:从2023年1月5日起,从中国大陆抵达英格兰需要出示两日内新冠检测阴性结果。11岁及以下儿童无需提供。
图片来源 GOV.UK
据官网内容,此规定适用于 ——
- 所有从中国大陆出发的直飞和转机航班。转机航班包括在到达英格兰前一次或多次经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航班,包括经停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 所有英格兰作为最终目的地以及经停地的航班。
图片来源 GOV.UK
旅客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原件,并由航空公司进行检查。检测结果须为英语、法语或西班牙语。
图片来源 英国驻华使馆
结果原件必须包括以下信息: 图片来源 英国驻华使馆
在此基础上 英国政府于1月5日再次添加了新要求 👇
- 不能使用NHS提供的检测作为离境前检测
- 保留阴性检测结果,直到通过英国边境
- 如果不遵守以上规则,可能会被罚款
- 符合豁免权*的人士,需出示相关材料以确认无需进行行前检测
*具体参考: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si/2023/2/schedule/made 图片来源 GOV.UK
另外,从2023年1月8日起,伦敦希思罗机场将对18岁及以上,来自中国大陆的乘客进行自愿的随机落地检测,以监测潜在新变种。但 随机检测阳性者无需强制隔离。
以上措施均为临时性,将持续受到评估以做出调整。
图片来源 PA Media
国内以布洛芬为代表 买不到退烧药等药品的同时 英国也面临“缺药荒”了! 英国各地多家药房报告,在冬季需求激增的情况下,货架上与咳嗽和流行感冒相关的非处方药已经出现供应短缺。
图片来源 SkyNews
不仅仅是有针对性的品牌药物,Boots、Superdrug等零售商表示,润喉糖、止咳糖浆、止疼药等相关商品的需求都有明显上涨。并补充称,许多商店仍有供应,尽管有些商店可能暂时短缺,但通常可以找到替代品。
图片来源 SWNS/Twitter@LeylaHannbeck/BAV Media
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表示 “自圣诞节前以来,去了8家不同的商店都没要药” “为什么Lemsip(一种非处方感冒药)到处都没有?” “没有人讨论买不到Lemsip吗?” …
图片来源 Twitter/Daily Mail
药房短缺进一步推高了二手市场的药品价格。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在购物网站eBay上,甚至有卖家以高达£11.99的价格出售24粒装的Lemsip Max感冒流感胶囊,限购一盒。而Lemsip的180毫升咳嗽液则出价£11.49。
图片来源 eBay/Daily Mail
据一位药房医生说,随着冬季感冒和流感病例不断增加,那些无法等待全科医生GP的人只好转向药房购买,使得需求激增。
该医生表示,“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而是一系列的产品都出现供应短缺。我们希望不要制造恐慌,但此时必须加大基本药物的库存储备”。
图片来源 File pic
英国卫生安全局UKHSA则表示,目前正处于包括流感和新冠在内的冬季疾病高发期。但卫生部DHSC和政府都否认存在药物短缺,表示这是“暂时的药物发放和运输问题”。
卫生部DHSC发言人说:“我们正在与供应商讨论,以确保在全国范围内有充足的非处方感冒和流感药物可供购买”。
图片来源 GettyImages
由欧盟27国政府官员组成的综合危机反应小组IPCR在经过讨论后宣布,强烈建议其成员国要求自中国入境的旅客提供行前核酸阴性证明。
此前,该组织就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离境前检测的做法表示反对。
图片来源 BBC News
据报道,这项建议是以“压倒性”的成员国赞成票数中通过的,有关措施包括:
- 要求自中国入境的旅客提供行前核酸阴性证明
- 进出中国的航班上的所有乘客都佩戴口罩
- 对来自中国的航班进行随机检测
- 在机场进行废水监测
欧盟将在1月中旬前重新评估并审查以上措施。
图片来源 EPA
尽管欧盟提出了有关建议,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将由成员国自行决定。目前,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在内的成员国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了相关措施。
全球航空业已经批评了部分欧盟国家恢复限制措施的做法,称“在过去三年中早已证明,旅行限制对控制新冠病毒传播是无效的”。
意大利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 | 图片来源 AP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7个国家及地区对自中国入境的旅客实施了额外的检测规定。
详情点击👉限制中国入境旅客国家及地区一览
图片来源 The Telegraph
据英媒报道,英国商业部门已经确认,新的罢工法将确保消防、救护车、铁路交通等公共部门,在未来的罢工期间提供最低水平的服务。
另外,其他部门如果不与政府达成自愿协议,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强制限制。如果工会拒绝遵守新的罢工法,则有可能被起诉。 图片来源 SkyNews
在一份声明中提到,政府将始终保护罢工的权利,但这必须与公众的生命和生计权相平衡。
现在,政府将就“最低水平服务的标准”进行协商。同时有报道称,其他包括卫生、教育、核电、其他运输服务和边境安全部门也将被考虑纳入新立法的范围。
据悉,这项新的立法将在未来几周内提交给下议院。
图片来源 Reuters
就在保守党宣布该罢工法之前,对手工党的领袖基尔爵士说,如果在大选中获胜,则将废除本届政府出台的罢工法,他说:“我不认为这项立法会起作用,这很可能使糟糕的情况变得更糟”。
铁路工会Aslef的负责人Mick Whelan也告诉表示,这可能会激起更长时间的罢工纠纷和其他不同形式的抗议行动。
图片来源 SkyNews
英国人口普查数据首次对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的LGBT+人群进行了统计。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有超过150万1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3.2%)表示自己是LGBT+。
这是英国首次向16岁及以上的人询问性取向和性别认同。
图片来源 BBC News
据统计,由于回答完全是自愿的,有约360万人没有回答人口普查中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相关的问题。受调查者中 ——
- 89.4%认为自己是异性恋(heterosexual)
- 74.8万人(1.5%)是同性恋(gay/lesbian)
- 62.4万人(1.3%)为双性恋(bisexual)
- 26.2万人(0.24%)认为自己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登记的不同
性取向调查数据 | 图片来源 ONS/BBC News
性别取向调查数据 | 图片来源 ONS/BBC News
地区来看,埃塞克斯郡的Rochford是英格兰和威尔士“最直”的城镇。布莱顿和霍夫Hove的非异性恋人口最多。英格兰第二大城市诺维奇Norwich则是双性恋占比最高的地方。
在最新的“彩虹欧洲指数”中 —— 该指数根据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变性者和双性者的法律和政策人权状况对各国进行排名 —— 英国从第10位下降至第14位。
图片来源 Joel Goodman/LNP/REX/Shutterstock
国家统计局ONS表示,这些数字将为《2010年平等法》规定的反歧视义务提供支持,并帮助解决歧视问题,改善对同性恋者和双性恋者的医疗保健、教育、就业、住房和社会服务的决策。
性少数权力组织石墙(Stonewall)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英国人口普查忽视了LGBTQ+人群,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多样性和我们生活的故事在国家记录中一直是缺失的。现在,这些数字准确地描绘‘彩虹英国’,在这里,越来越多的人为自己是谁而感到自豪”。
图片来源 Metro
俄罗斯总统普京指示俄罗斯国防部长,“自莫斯科时间1月6日12时至1月7日24时,在乌克兰整个接触线实行停火36小时”。据悉,此前俄罗斯东正教领袖提议俄乌冲突双方在东正教圣诞节期间休战。
对此,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称,该声明是“狡猾的陷阱,带有宣传的元素”。
图片来源 PA News Agency
根据一份政府声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1月5日(周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电话中呼吁,和平谈判应该得到单边停火声明和公平解决方案愿景的支持。
埃尔多安强调,早前的谈判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如建立黑海粮食走廊、交换双方战俘和在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建立安全区的倡议。
自俄乌冲突以来,土耳其一直在呼吁结束冲突,而总统埃尔多安也将自己定位为普京和西方之间的“中间人”。
图片来源 Serhat Cagdas/Anadolu Agency/Getty 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