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英国官方数据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警方在过去一年中共记录了超过50万起商店盗窃案件,这是自2003年3月开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连锁面包店Greggs似乎已经成为此次盗窃潮的“重灾区”。据称,近期该品牌旗下多家门店频繁遭遇偷窃事件。
就在不久前,其位于伦敦西部的一家分店发生一起小偷试图顺走数瓶碳酸饮料的事件,虽被保安当场识破,但现场局势一度失控。
窃贼比保安还要“凶”? 不久前,有路人在哈默史密斯车站目睹一名穿白色T恤和牛仔裤的男子与Greggs店员激烈扭打的情形。从流传出的视频可见,该男子试图偷走食物和饮料,但立刻被两名保安拦下,并被迫将所偷物品扔在地上。
 昨天下午,身穿白色T恤和牛仔裤的嫌疑人与哈默史密斯车站的商店工作人员扭打在一起,惊恐的旁观者目睹了这一幕。
事发时间为下午1点以后,车站内人流密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甚至有一名旁观者试图介入,阻止窃贼与保安发生肢体冲突。
最终,该男子对保安破口大骂,在被强行驱离现场后愤然离去。
为应对频繁的盗窃,Greggs上月在其五家门店撤除了自助冰柜,将三明治和饮料移至柜台后方,部分门店还安装了银行式玻璃隔离屏,并安排专人驻守。然而,尽管加强了安保,员工对于是否介入仍显犹豫。
 当保安人员试图将这名男子赶出房间时,他反抗了保安人员,可乐瓶四处乱飞。
今年2月,位于South Ruislip的分店曾被监控拍到多名窃贼将三明治、烘焙食品和饮料塞入袋中。而在去年11月,南伦敦诺伍德枢纽的一家Greggs门店甚至遭遇蒙面扒手直接抢空冰柜。
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该名窃贼偷走了两瓶Lucozade运动饮料、五瓶可口可乐以及两瓶其他饮料。员工未能制止小偷,只能站在收银台后目瞪口呆地看着他提着满满一袋Waitrose购物袋离开。
于是,他们继续在更多分店加入更多的安保人员,为了“制止”小偷。
 MailOnline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名年轻男子试图偷走食物和饮料,但被迫将物品扔到地上。
对此,Greggs首席执行官Roisin Currie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公司正试点包括高安全性门禁、紧急警报系统以及可即时将盗贼图像分享给警方的新型安保措施。此外,一些门店也开始为员工配备随身摄像机,以提升安全保障。
专家评论 近年来,英国的商店盗窃案件显著增加,不少零售商(如Greggs)为保护财产安全,不得不采取各种防盗措施,包括聘请专业保安人员。我们非常理解并支持大家加强安保措施,但在此也郑重提醒:在加强防护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合法合规,确保自身和员工的安全。
在英国,如果商家雇佣保安人员来负责安全,保安人员受私法管辖,且不具备警察那样的权力。不过,保安人员在法律框架内有权履行某些职责,包括: • 保护私人财产; • 防止盗窃和非法侵入; • 协助维护公共和私人空间的秩序。
尽管这些责任很重要,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以避免侵犯公众的合法权利,尤其是在处理疑似盗窃案件时。
保安人员或商店工作人员没有合法权力在未经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搜查或触碰顾客的行李。如果顾客拒绝搜查,工作人员不能触碰其财物。
当然,这意味着顾客可能会失去一些权利。如果顾客进入私人场所时不同意接受包检查,而包检查是场所规定的一部分,那么他们可能会被拒绝入内。
不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保安人员可以在未经顾客同意的情况下检查行李,例如: • 检查无人看管的行李以确认是否存在炸弹威胁; • 如果顾客失去意识,可以检查行李寻找身份证明; • 检查包裹以寻找能帮助应急处理健康问题的药物。
如果保安怀疑某人偷窃并想要检查其包,应该怎么办?即便保安怀疑该人是小偷 —— 保安人员也只能在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搜查。如果顾客拒绝,保安人员不能未经许可进行搜查,只能等到警察到来。保安人员可以继续观察局势,或报警并陪同顾客等待警察到来(但前提是保安人员掌握了明确的犯罪证据)。
那么,保安可以拘留顾客吗?根据1984年《警察和刑事证据法》第24A条,保安人员有权执行公民逮捕,但仅限于在合理的情况下,认为某人犯有可公诉的罪行(例如盗窃或袭击)。此外,如果保安人员认为某人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或可能破坏财产,或者在警察到达之前试图离开现场,他们也有权进行拘留。
然而,这项权利受到限制,目的是防止嫌疑人逃逸,直到警察到达处理案件。保安人员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拘留是暂时且合理的。
英国法律规定,只有警察才有逮捕和进一步调查的权力。拘留的时间不得超过合理所需的时长。由于警察对商店盗窃的响应时间可能不同,通常建议最多拘留60分钟。拘留时间应与案件的严重性相关,如果事后被询问,保安人员需要能够提供合理的解释。
只有在特定情况下,例如嫌疑人拒绝接受拘留或存在逃跑风险时,才可以使用约束措施。即便如此,使用的武力必须是合理的,并且符合情势。保安人员必须始终遵守《刑法》相关规定,该法案明确了使用武力的限制。通过遵循这些规定,保安人员的行为将保持在法律框架内,避免承担责任或遭遇诉讼。
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防范盗窃,不仅可以保护财产安全,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如您对安保措施的合法性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